“35年里我来马街书会了21次,今天,你们踏冰踩雪而来,就是对我刘兰芳最大的支持,是对传承上千年马街书会的支持。”2月22日,在经历三天大雪后,气温骤降,全国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80岁的高龄在宝丰县马街书会薄衣登台,迎来千万观众的声声喝彩。
马街书会俗称“十三马街会”,每逢正月十三准时开场,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民间曲艺大会。
悠扬的琴声、铿锵的鼓声、清脆的板声和艺人们的说唱声,又一次汇聚成马街书会最具特色和底蕴的一道风景线。
此刻,宝丰县检察院的干警也没闲着,在应河边上走访查看,雪地上留下一串串履职印记。
马街书会沿应河而兴,此前该院曾针对应河河道内排污污染问题,通过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整改,会场周边建成的中华曲艺展览馆等文化设施,已打造4A级景区。为保证应河河清、水畅,春节前夕,该院公益诉讼干警通过无人机航拍、实地查看等方式全面了解应河及主会场周边的自然环境,助力非遗有序传承。
非遗集市上,热闹人流中,检徽熠熠,穿梭其中。中国曲艺交易中心南广场,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集活动,集中展示汝瓷烧制技艺、宝丰魔术、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等21个优质非遗项目。
据了解,“国色天香”宝丰酒作为中国清香型白酒典范,采用的“清蒸二次”酿造技艺被批准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走访服务非遗民营企业时宝丰院发现,宝丰酒市场存在小作坊,存在无证经营、卫生条件差、酿造技艺缺失等问题。监督行政机关督促企业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保护酿酒技艺的传承。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冯异米醋传统酿造技艺”原材料来自于运粮河水,该院在走访中发现运粮河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运粮河的水质影响米醋的品质,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开展源头治理,打造“水清、河畅、景美、醋香”的生态环境,推动“冯异米醋传统酿造技艺”提质增效。
宝丰县是千年古县,列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项目186项,其中国家级4项。身处“全国曲艺之乡”“汝瓷之乡”,如何摸清非遗现状,夯实办案基础?如何以“府检联动”为载体,与政府部门形成“内部一盘棋、上下一体化”科学保护格局?宝丰县检察院进行了诸多探索:
多次与说唱中心、文旅部门、住建部门、环保部门等召开座谈会,在探索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公益协作机制方面达成了共识;会同41个部门联合会签《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聚焦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调查取证等六大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在文化遗产传承公益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实现多方协作配合的信息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运用平顶山市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发展中心成立的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官办公室,将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发展大局;借助在马街书会等4地成立的公益诉讼基地,推动双向互动;依托基层法律监督联络站,提高非遗保护的社会影响力;利用中原工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保护专业优势和数字赋能等“外脑”,为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保护文化遗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近年来,强化文物和文化遗产公益诉讼司法保护已成为各方的共同关切,宝丰县检察院采取‘公益诉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模式,将非遗保护传承与生态环境、食品安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结合起来,这个做法非常好。”全国人大代表、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党支部书记马豹子感慨的说。马豹子也是魔术的传承人,对于非遗产保护,他认为人的传承尤为重要。
他建议检察机关加大非遗保护工作的力度和广度,一是对非遗保护注入法治之力。与非遗传承人携手,在非遗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品牌传承、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等方面给予法治力量,引导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来,让文化遗产“走出去”,让非遗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以非遗保护助推乡村振兴。马街书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承保护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活起来”,非遗文化传承同乡村振兴相结合,利用中华曲艺展览馆等4A级景区,积极引导和扶持传承人展演,为传承人创业提供平台。三是以“府检联动”形成保护合力。多部门联动协作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协作机制,力推建立非遗传承人考评和各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办法等制度,鼓励传承人授徒传艺,共同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涵,以“检察蓝”守护“非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