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常听老一辈提起红旗渠,直到这次培训,我才真切的感受到了实干的力量”。11月19日晚,平顶山市检察院年度政治轮训暨党务干部培训班第四临时党小组成员正围坐在圆桌前,讨论分享着走进红旗渠两天来的收获。
这是一次磨锋砺刃的“能力提升”
在红旗渠纪念馆。学员们深入了解开凿红旗渠战天斗地的艰苦历史,陈列的展品一点一滴的复原林县人民在悬崖峭壁上一锤一钎开凿渠道的奋斗场景,大家身临其境,更深刻感受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在红旗渠分水闸和红旗渠纪念碑前。学员们透过巨幅黑白照片中一张张欢呼雀跃的笑脸,感受着当年通水典礼的盛大,仿佛能够听到那一声声激动人心的呐喊。59年前,人们在这里欢庆渠成,59年后的今天,精神之河依旧奔流不息。
在庙荒村。静卧太行山脚,红旗渠在这里穿村而过。庙荒村曾经是河南省省级贫困村。但在党支部书记郁林英的带领下,2018年,庙荒村摘掉了“贫困帽”,如今已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在止方村。止方村位于林州市城区西部,背靠太行山,早年因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给这个山中的村落带来的是贫穷和落后。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止方村村民转变思维、踏实苦干,因势利导,对村中的旧宅进行改造、修复,把一个穷破的小山村,打造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这是一次传承精神的“涅槃之旅”
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 张买江
张买江老人为学员讲述一家三代人信守承诺,接力守护红旗渠的感人故事。张买江的父亲张运仁在修建红旗渠时牺牲,年仅13岁的张买江接替父亲,奔赴红旗渠工地,是工地上最小的建设者,立誓不修成渠绝不回家。红旗渠建成后,张买江又义务担当了红旗渠精神宣讲工作,宣传红旗渠精神。在父亲的感召下,张买江的儿子张学义接过他的班,继续践行祖辈承诺,成了一名护渠人,守护着祖辈流血流汗修成的红旗渠,成为一名新的红旗渠精神践行者。
红旗渠“铁姑娘” 贺变英
贺变英老人向学员讲述了她作为女同志代表,如何在红旗渠建设中敢于战天斗地的真实故事,她的那句“男的要学董存瑞,女的要学刘胡兰”,无不让现场学员感受到强烈的精神共鸣。老一辈修渠人的深情讲述,诠释了“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深刻内涵,让在场学员深切领略到红旗渠精神中那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伟大力量。
分组讨论谈收获
行有所得,得有所悟。11月19日晚,全体学员围绕弘扬红旗渠精神,结合检察工作和学习体会,进行分组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将“红旗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扎实的作风、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检察事业中去。
这是一次向党而行的“问心之路”
中共林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马东兴
马东兴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题,进行了专题授课,详细介绍了“红旗渠精神”的形成背景、丰富内涵及时代价值,并通过一个个鲜活案例让学员了解了红旗渠修建的艰难历程,透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持续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浓厚氛围。
中共安阳市委党校 王希安
王希安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及经验》为主题,深入阐述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义,讲解了党的二十大的主题、百年光辉历程和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等内容专题辅导全面系统、条理清晰、事例鲜活、重点突出,对全体学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起到了强力的推动作用。
版权所有:河南省平顶山市人民检察院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建设路西段265号 电话:0375-2970382 邮编:467000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邮箱:pdsjcxc@163.com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