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很多书籍,但看过一遍后就放在角落里默默积尘了。”4月19日,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为了让干警们更加合理的利用闲置图书,调动大家的读书热情,湛河区检察院采用阅读分享、图书交换等方式,开展一场生动有趣的读书交流活动。
活动公布表扬了2023年读书会优秀分享者与积极参与者。
分享者:姜磊
分享书籍:《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埃德加·斯诺
分享书籍:《八次危机》
作者:温铁军
这本书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观察和描述,把枯燥的红区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转变为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文字。
《八次危机》以“三农”问题为背景讲述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八次危机”,全书可以说从头到尾都是重点,作为一个曾经以农业立国的国家,我们多数人的血脉里都是农民的基因自然,本书描述的很多内容与我们经历或是了解的很多历史发展重要事件和变革息息相关。
分享者:芮会峰
分享书籍:《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作者:卢梭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卢梭的代表作,初版于1755年。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卢梭的社会发展观和平等观,通过对人类历史文明发展过程的分析,从经济和政治上揭示了社会不平等的根源。看完这本书后,会思考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不平等?书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类中间存在两种不平等,一种是我称之为自然的或者生理上的不平等,在年龄、健康状况、体质强弱和智力或者心智上的各种差异。另一种,或许可以成为精神上或政治上的不平等,它依靠一种制度安排并且至少经过人们的一致认同。”
分享者:秦钰坤
分享书籍:《长安客》
作者:北溟鱼
分享书籍:《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
作者:花蚀
《长安客》这本书集历史、传记、诗歌评论于一体,不仅让我们了解诗人们不为人知的一面,也扩充了我们知识素材。看完后,最大的感悟是“命运最叛逆,从不轻易满足人心”,唐朝因为他们才熠熠生辉,他们好像在社会中的漂泊的我们一样,或做着不喜欢的工作,或是在仕途中一直奋斗着,他们在不知所措的年纪,干什么都好像不尽人意,但在最最最丧的时候,没有想过放弃,正如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风帆济沧海”一样,总会看到希望,也在生活中会发现人生真谛,那些诗句流传到现在,通过一首首诗看到了他们的人生,对于后人来讲,只要诗在,长安就在。
《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看向往的生活,被史航老师推荐的这本书给安利到了。这本书看下来很轻快,适合大人跟小朋友讲,也适合管理层人士来看。书里讲了作者去了全世界几十个地方的动物园,介绍了每个动物园的特点,有些动物园会根据自己所在的地方突出当地的特色。也有一些动物园设施老旧需要改进。作者轻松愉快的语气,写出了逛动物园时的情景,看到在老旧笼子里的老虎行为呆板,不自觉的感到悲哀。看到因为抢椰子的黑熊打下了水,又觉得很好玩……摘自一句书里的话:如果人类的爱无法完善表达,无法让这些动物过得好,那么,我们应该放手。
分享者:王淑焕
分享书籍:《山河故人》
作者:汪曾祺
分享书籍:《我与地坛》
作者:史铁生
《山河故人》汪曾祺的文字是真挚的、热烈的,我想这与他从小生活的环境是分不开的。他的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有同情心,能平等待人,且多才多艺,又有一颗童总是喜欢陪伴孩子,他从不约束孩心,子,常说他和孩子是“多年父子成兄弟”。这本书推荐给大家看一看,跟着汪曾祺去西南联大看看,看看这所大学在短短时间内造就了如此多的人才。去感受那里发生的一切,联大的学生还是很会给自己找“乐子”的,没事就泡泡茶馆,唱唱小曲,也要为了躲避敌人偷袭,学会跑警报,这些对于来说是一段特别的记忆。书中还提到了汪曾祺很多的恩师挚友,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想法,但都是一群善良并且可爱的人。
《我与地坛》我每次焦虑的时候,都会翻一翻这本书,它是我生命中的一束光。这本书是史铁生在讲自己的故事,有友情、亲情,充满哲思又富有人性。这些洁净的文字和对人生真谛的探寻,是他送给我们每个人的礼物。
分享者:张合
分享书籍:《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作者: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作者介绍了汉唐宋明清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5个完整的王朝,从赋税制度科举,兵役,政府组织,综述等几个维度来阐述王朝的利弊,读完这本书后,对读历史相关书籍会起到一个非常好的辅助作用。
分享者:张振付
分享书籍:《刑法学习定律》
作者:周光权
周光权系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本书介绍了刑法学习的16个“定律”,这些“定律”适用于所有的法学学习。从刑法学的独特魅力、学习刑法应先储备哪些知识、重点从老师那里学什么谈起,然后依次对如何形成比较研究方法、如何高效地阅读、如何形成刑法思维、如何把论文写得更好如何看待刑法立法、如何学习犯罪论如何训练刑罚思维、如何运用生活经验、如何沟通理论与实践等十六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语言生动活泼,讨论的问题与时俱进。本书通读下来,给人的感觉不像是书,更像是更周光权老师聊天,语言语序通俗易懂,学习的方法和其中的原理娓娓道来。
这本书讲述了上校传奇又坎坷的一生,他在时代中穿行缠斗,他是村子里的传奇人物,每天在家里离奇的故事里藏着让人叹息的人生况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残酷,也有时间带来的仁慈。书里有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我们成年人要学会一边自愈一边前行,没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的才是人生,无论何时我们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本书推荐大家阅读。
分享者:党珺珺
分享书籍:《父母的语言》
作者:达娜·萨斯金德、MD贝丝·萨斯金德
现在有了二孩之后,越来越关注教育孩子的问题,《父母的语言》这本书直面父母教育孩子时常犯的错误,结合了大量生活中的实例,为父母教育孩子出谋划策。让父母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理解父母的期望和苦衷,从而帮助父母与孩子顺畅交流、和睦相处。父母懂得与孩子说话交流的艺术,是对孩子成长的有力支持。父母完全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亲子关系大于一切,学会与孩子沟通是关键。
分享者:刘媛媛
分享书籍:《人间有味是清欢》
作者:于丹
书名“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不同的是,作者体味的“清欢”是一种不同的是,遵循本心、回归清朗的人生态度。人间有味是清欢,所她在书中写道:有含蓄婉转、深沉内敛的事物,都只是为了更好地沉淀,洗尽铅华。如果有一天,当你踏遍岁月千山万水,尝遍世情风霜百味,依旧可以回到最初的明朗、清白,则为真正的朴素,真正的清欢。
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黄庆华对此次读书会做出点评,在这次读书会活动中,以书换书,是读书人之间的双向奔赴,亦是书与书、知识与知识、人与人连接的开始,加深了同事之间的交流,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里带动和引领身边的亲朋好友积极投身读书活动,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习惯,让这美好的习惯丰盈我们的生活,提供前进的动力,为社会发展贡献湛河检察法治智慧和力量。